茶園綜合作業機械裝備集成試驗成功
發布時間:
2021-12-14
根據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茶園機械崗位年度工作任務,由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特色經濟作物生產裝備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茶園機械崗位專家肖宏儒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研究開發的高地隙自走式多功能茶園管理機及其配套機具、低地隙自走式多功能茶園管理機及其配套機具、茶田翻耕管理機、小型微耕松土機、背負式修剪機、茶園深耕機等于8月27日至9月3日在江蘇省句容市茶博園內完成了技術裝備集成試驗,并取得圓滿成功。
農機化所自設定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茶園機械崗位以來,一直致力于茶園綜合作業機械的研發,也在茶園機械領域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本次試驗是針對我國不同地形(低坡、緩坡、陡坡)茶園耕作、施肥、植保、吸蟲、修剪等主要生產環節的機械化作業水平低、勞動強度大、勞動力成本高等現狀,以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高效、節本、增收為目的,開展茶園綜合作業機械化技術與裝備的集成試驗。主要試驗內容包括:耕作性能試驗、施肥性能試驗、植保性能試驗、吸蟲性能試驗、修剪性能試驗、爬坡性能試驗以及機具經濟性能試驗等。
其中,適用于低坡茶園的高地隙自走式多功能茶園管理機,采用全液壓動力傳遞驅動技術、直聯即插式通用接口技術和復式作業機具懸掛技術,體現了集中耕除草、深耕、深松施肥、植保、吸蟲、修剪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設計理念,成功解決了茶園作業機械功能單一的難題。經測試,該機耕深一致性好、碎土率高、排肥一致性佳、生產效率高、經濟性能良好。
適用于緩坡茶園的低地隙自走式多功能茶園管理機,具有較強的地頭越障能力和窄行距通過性,作業性能穩定,生產效率高,經測試,中耕施肥、深耕、植保、吸蟲等性能指標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本次試驗特別針對陡坡茶園土壤結構及茶樹季節性耕種特點,研究開發了高效、機構緊湊的輕簡型茶園撬翻式中耕機、深耕機以及便攜式修剪機與采茶機,經幾輪樣機的優化設計,已投入生產,且市場反響熱烈,此次試驗主要考核其生產效率和經濟性能。經測試,適用于陡坡茶園的茶田翻耕管理機作業效率為3~5畝/小時,小型微耕松土機作業效率為4~6畝/小時,修剪效率為6~7畝/人/天,采茶效率為3噸鮮葉/人/天。
此次試驗是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茶園機械崗位研究開發的茶園綜合作業機械最全面的一次集成試驗,通過試驗,不僅采集到了寶貴的數據,還為我國不同地形茶園提供了最佳作業質量和生產效率的優選裝備,同時也為我國茶園綜合作業機械技術裝備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
版權所有:云南茶興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技術支持:中企動力 昆明 滇ICP備14005162號-1